艺术设计学院创建于1986年。现有教职工37人,其中专任教师24人,教授2人,副教授6人,讲师16人,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占比48%,双师型教师占比80%。湖北省教学名师2人,湖北省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计划1人,校级教学名师2人,车城工匠1人,车城技能状元2人,十堰市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3人,省级玉雕大师1人,聘请产业导师1人,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,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校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,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负责人1人,校级教学能手1人。

现开设有环境艺术设计(室内艺术设计、装饰艺术设计两个方向)、艺术设计、产品艺术设计、首饰设计与工艺(首饰设计与工艺、绿松石雕刻两个方向)、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五个专业。

在39年的办学过程中,办学定位更加明确,专业的职业针对性不断加强,课程体系逐步优化,实践教学更加完善,提炼了“体验、理解、陶冶、唤醒”四步育人范式,确立了“综合素质、职业技能、创新思维”整体滚动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,实践了“市场、公司、课堂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,形成了三段式动态教学评价模式。以武当国际艺术设计中心为平台,引进7家设计公司,构建了“系企一体”的办学模式,使公司真正成为市场与课堂的“桥梁”,学生不分年级、课上课下均可在公司有效实训,实现了教学与企业、市场的对接。

主要办学成果:

2008年艺术设计实训基地确立为“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”

2009年《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》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

2009年《家居装修工程设计》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

2010年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获“国家级教学团队”

2013年艺术设计专业认定为教育部“国家高职骨干院校重点专业”

2018年艺术设计专业认定为“湖北省品牌专业”

2019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认定为“国家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”2019年艺术设计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认定为“国家创新行动计划实训基地”

2022年艺术设计“绿松石+”专业群获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

2023年《秦巴山区乡村振兴“乡土化”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》获湖北省第九届教学成果三等奖

近三年,湖北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;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;教育校长联谊会专创融合“金课”与“金师”团队立项课程2门

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3项;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银奖1项、铜奖1项、省级27项;湖北省第一、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银奖2项、铜奖2项;“挑战杯•中国银行”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1项、省金奖1项、银奖1项,楚天创客“建行杯”“我梦见—楚天创客”省赛银奖1项艺术设计类大赛国家级奖项19项、省级76项;1名学生获得“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“长江学子”荣誉称号。

2023年完成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开发1项,1名教师聘为“中老国际职业教育专家委员会”文化教育与社会服务类专委会专家。2024年被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授予“泰国职业标准、资源建设基地(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)”;开发首饰设计与管理专业中泰210人才互认标准1项;完成中泰职业教育双学历专业课程标准项目,向泰国输出数字化课程6门;2名教师中国职教出海“中泰 210”项目特聘专家;被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授予“中泰职业技术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(2023-2024)”。

近年来,与竹山县政府联合开办绿松石产业学院。建成市级绿松石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个;“绿松石镶嵌掐丝珐琅画”入选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;建成湖北省社科普及基地1个(绿松石文化);完成技术服务项目横向课题33项,社会服务到款370万元,完成社会培训4.3万人日。


办学理念

  导师风范   匠人精神

办学模式

  “整体滚动递进式”人才培养模式

  “体验、理解、熏陶、唤醒”四步文化育人模式

  “市场、公司、课堂”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





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|艺术设计学院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|College of Arts and Design

Address: 湖北省十堰市北京中路38号 Address: No. 38 Beijing Middle Road, Shiyan City, Hubei Province

Copyright 2015 © 艺术设计学院 Copyright 2015 ©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